- 形势政策
- 理论学习
- 调查研究
- 文明城市
- 文明村镇
- 道德模范
- 身边好人
- 文明家庭
- 文明传播
- 志愿服务
- 未成年人
- 文明养成
- 书读中国
- 文明新媒体
- 文明中华
- 国学经典
- 我们的节日
- 评论
- 图片
- 论坛
- 专题
- 访谈
- 视频
- 资料
- 地方
她从军装到税服,从“白衣天使”到“女税官”,一心一意跟党走,用生命诠释公仆本色。 她两袖清风,从不用手中的权力徇私情、谋私利,从没为自己的事情向组织开过一次口。 她没能延长生命的长度,但却用责任和信念拓展了生命的宽度,增加了生命的厚度。 她,是人们眼中的“拼命三娘”,用53年的短暂人生,向党和人民交出了一份人生答卷,用生命诠释了一名共产党人的信仰与忠诚。 张晓琴参加党支部学习。来源:青海日报 时间永远定格在了2016年9月14日,青海省国税局进出口税收管理处原副处长张晓琴因罹患NK/T细胞淋巴癌在成都华西医院病逝。 “不敢相信”“太可惜了”……张晓琴的不幸离世,留给了亲人、朋友、同事巨大的悲伤和深深的遗憾。 是怎样的信念,让她身患重症后,仍然选择了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地为党工作,尽情燃烧自己的生命能量? 是怎样的精神,让她在税务战线上,从“门外汉”变为行家里手,始终秉持着“工匠精神”,以炽热的情怀奉献,让平淡的工作闪光? 是怎样的境界,让她临终前毅然决然退回“工作津贴”,交代家人不要麻烦组织、不准向组织提任何要求? “谢谢!谢谢!这么远,那么忙,给你们添麻烦了……”这是张晓琴病重期间,青海省国税局机关工会负责人在成都华西医院看望她时,张晓琴用孱弱的声音在表达着对组织的感激之情。不能再回到她热爱的税收工作岗位,遗憾的泪水在略微突起的双眸间不停地打转。 待我们走进这位“女税官”的生活时空,进而走进她的精神世界时,才发现,这是一位平凡但不平庸,普通却志向高洁的好公仆;是一个没有过轰轰烈烈,却从未放弃过理想与信念之人。? 1.她不仅爱“拼”还特别有“钻” 张晓琴走得太匆忙了,在留下的为数不多的照片里,她留着一头干练的短发,皮肤白皙,五官清秀,一双坚定的大眼睛,透着永远奋进的执着信念,淡然的笑容里露出对生活的无限热爱。 每个人在成长中会不停找寻自己的人生坐标,在角色变换中演绎自我。一提起张晓琴,几乎都知道她是青海省国税局业务能力出众的女处长,但却很少有人知道,她所学的专业竟是护士,并且原本就在医院工作,是名副其实的白衣天使。 1988年7月,。从军人到税官,从此,开启了张晓琴与税务蓝的不解情缘,直至生命最后一刻。 俗话说,隔行如隔山。换一份完全不相干的工作,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税收工作中哪怕是最简单的基础性知识,对刚入行的张晓琴来说,都是新鲜的,而她要面临的,正是这一片茫茫的未知世界。她只有从零起步,也只能从头开始。 对此,张晓琴似乎早有准备。她已经偷偷制定了最严格的学习计划,并给自己定下了目标:一个月了解,三个月熟悉,半年上手,一年独立开展工作,两年成为业务骨干,三年成为复合型人才。 那段时间成了张晓琴后来回忆中最难忘、最充实、最美好的时光。为了实现“三年计划”,她白天边干边学,晚上基本上都是凌晨一两点才休息,除了吃饭、睡觉,几乎把所有的业余时间都用来学习。 “拼,真是拼了!也不知从哪来的劲,那时她每天休息的很少,却跟打了鸡血似的,从来不觉得累。有时我半夜醒来,看到她熬着红眼睛挑灯夜战,劝她早点休息,她总是笑着说,‘没事,你睡吧,我再看会。’”每当谈到张晓琴用功学习时,她的丈夫苏志民就打开了话匣子,对妻子充满了敬佩、感动和心疼。 功夫不负有心人。正是由于张晓琴军人的作风和倔强的性格,使她在短短两年半时间就提前完成了自己的目标,硬是从一个门外汉成长为了税收业务能手。 张晓琴(左)参加案卷观摩会。来源:青海日报 1994年,税务机构改革,国税、地税分家,张晓琴由于出色的业务能力,成了两家争抢的对象。最终,她被分配到了西宁市国税局城西分局。 “她是一个跨界跨行的成功典型,是稽查战线的专家级业务骨干,我们真的很佩服这位女局长。”面对同事投来的赞许的目光,张晓琴并没有骄傲。她已经把学习当成了习惯,在接下来几年里,成长的阶梯一阶比一阶高:1994年9月,她被中央财政管理干部学院录取,顺利获得大学学历;1999年6月,她参加考试取得注册税务师资格…… 2006年,新《企业会计准则》颁布实施,43岁的张晓琴特地买了一本回家学习。面对枯燥乏味而且晦涩难懂的会计理论,她每天坚持看几页,不懂的地方就向领导同事请教,有时反反复复看好几遍。不到一年时间,她最终“攻克”了那本厚书,成为全省国税系统少数几个能完全掌握并熟练运用的人之一。 爱好学习、勤于钻研的张晓琴在青海国税系统是出了名的。在她的书柜里锁着一些不轻易示人的“宝贝”,那些都是她每年坚持收集的新颁布的税收法律法规,一年年她都自己整理装订成册,如今已是最全的税收法规资料库了。 2.她把责任看作比生命还重要 税收工作是国家重要的经济管理和行政执法工作,一头系着国家经济命脉,一头系着纳税人利益,责任重大。 2008年9月,张晓琴任稽查局副局长,她常告诫自己:责任重如山,利益大如天。娴熟的业务、强烈的责任心,再加上她不查清楚、誓不罢休的“硬脾气”,练就了张晓琴的“火眼金睛”。这些年来,经她手检查的企业,没问题的她总是给予耐心细致的纳税辅导;凡是有问题的,那些自作聪明的“小把戏”更是逃不过她的“法眼”。 “她是一个敢于闯生命禁区的人,一个对工作极其认真负责的人。”与张晓琴共事7年的女同事景芳,现任省国税局稽查局副局长,这个职位是曾是张晓琴任职过的岗位。景芳回忆道:2009年4月,张局带队去海拔4300米的大柴旦金矿去调查一起涉及外资企业所得税问题的案件,“如果两个星期内查不出问题就立即撤回”这是当时来自各方带来的最大压力,经过艰难的5次约谈,前前后后历时4个月,最终为国家挽回税收5000多万元。那年金矿上的生活相当艰苦,荒无人烟,和矿工同吃同住,住活动板房吃食堂大灶,经常被蚊虫叮咬,作为女性,当时我们的生理期基本都是不正常的。那段时间的张局是查案组里身体最弱的,嘴唇经常发紫,就是这种情况,她还是坚持和我们一起“奋战”,其实她原本可以回去休息在前方指挥调度。在谈判期间接近尾声的时候,外资企业表示交税交得心服口服。如今张局离开了,我还是很怀念共事的那几年时光,曾经也会因为她追求工作完美“红过脸”“哭过鼻子”,可是现在处在她当时的岗位上,渐渐理解了当时张局的“固执”和“倔强”,无形中有一种责任感在推动着我前进,给我力量。 张晓琴召开案情分析会。来源:青海日报 2015年6月,因工作需要,张晓琴调任青海省国税局进出口税收管理处任副处长。 工作岗位变了,但责任心一如既往。上任伊始,张晓琴发现影响出口退税审核速度的主要因素为企业办税人员业务不熟、政策不明,提交的申报资料单证不全、数据有误以及企业出口货物因存疑或异常需发函调查等,便主动要求带队深入企业开展“一对一”辅导和“面对面”约谈。 她一方面向企业负责人解读国家最新出台的出口退税政策,一方面帮助企业解决退税申报系统操作中遇到的疑难问题,查找和改正退税申报资料出现的谬误,还就申报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和注意事项开展了辅导交流。 在张晓琴的努力下,青海出口企业申报资料质量大幅提高,为全面加快退税进度创造了有利条件,她也因务实负责的工作作风得到了企业的广泛赞誉。 “张处长到处里工作刚一年多时间,适应非常快,给我最大的印象就是工作踏实,责任心强,有时加班加点,连续奋战,从没有怨言。”青海省国税局进出口税收管理处处长白国萍这样评价她昔日的战友。 近年来,全面深化税收改革加快推进。为适应新形势,张晓琴主动请缨,苦心探索,先后赴广州、珠海、宁波、大连等先进地区“取经”,积极推动进出口税收管理创新。 在她的带领下,不到3个月时间,青海进出口税收管理初步建成了以预警评估为主、税收约谈和税收函调为辅的“一主二辅”风险防控体系,基本形成了省、市(州)、县(区)“三级联动”的退税风险管理模式,增强了风险防控的针对性。同时,实现了出口退税互联网远程申报和退税申报、退税审核、退税审批“无纸化”,使企业在办理退税业务时更省力、省时、省心。 ??? (文字来源:青海省文明办 作者:青海日报 魏爽) ? ??? ? 编辑点评
英年早逝,人生之憾。好税官张晓琴走了,但追溯37年的工作历程,她以忠诚、担当、廉洁谱写了新时期高原税收人的赞歌,用自己的生命交出了一份共产党人的人生答卷。 (责任编辑:孙茜) ??? 【本网点评】 ??? ·张晓琴:爱岗敬业的铿锵“铁玫瑰” ??? ·张晓琴:用如歌生命谱写党性的华章 ??? ·张晓琴:初心凝聚在信仰的旗帜下? 【进入微博话题:#好人365#】? |